《胎息经》若欲长生,神气相注!

点击图片查看原图
  太上老君,姓李名耳,字伯阳,道教始祖,是道教“三清”尊神之一的“太清道德天尊”。
太上老君长生道,是太上老梦传弟子鸿儒道长所创。幽州隐士鸿儒道长,一日夜梦,受始祖太上老君点化,以弘扬得道长生为宗旨,秉承帮助入道者修道而长生为使命,为更多想通过修道长生的人们传授修道得道方法。
长生之道,即长寿之道,养生之道,其核心是修元气,练气、行气、养心、养神、通血脉,及中药辅助来躲避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。元气,即真气,是人体最根本、最重要的气,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。元气是生命之本,是生命之源,元气充足则健康,元气受损则生病,元气耗尽则死亡,元气决定着生命的全部。
修道,即是学道,悟道,行道,证道的一个过程。修正自己的行为,使身心趋于正道,进而提升“与万物为一”“与道合一”的境界。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。“道”是“自然而然”的规律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
天雨虽宽,不润无根之草;修长生再好,难渡无缘之人。请不要质疑太上老君长生道,保持心静,自然而然,上善若水。更不要妄加评论始祖,不要做对始祖不尊之事。
捐99.00元,成为太上老君长生道长生之路会员,获得选修的长生修练秘籍辅导。捐3600.00元,成为太上老君长生道长生不老会员,获得全部长生修练秘籍的辅导。

询价
 
详细说明
《胎息经》原文
胎从伏气中结,气从有胎中息。气入身来谓之生,神去离形谓之死。知神气可以长生,固守虚无,以养神气;神行即气行,神住即气住;若欲长生,神气相注。心不动念,无来无去,不出不入,自然常住,勤而行之,是真道路。

《胎息经》注释
胎者胎其神,息者息其气。胎字是指神之泰定,不动不摇,不忧不惧,不思不想,如婴孩之处母腹。息字是指粗气绝灭,外气不行,气既不行,自然百脉冲和,一片光明。气犹水也,神犹月也,月动由于水漾,神摇由于气牵。水澄则月明,气定则神慧,神气相抱,达于大定,而内丹自成,故曰“胎息”。

一、胎从伏气中结,气从有胎中息。
神犹人也,气犹马也,马载人驰,犹之气牵神动。故欲神定自在,有如孕妇之怀胎者,舍降伏其气,使气能归根蛰藏,莫由致也。
《抱朴子》曰:“得胎息者,能不以鼻口嘘吸,如在胞胎之中,则道成矣”。
朱子《调息铭》曰:“静极而嘘,如春沼鱼,动极而吸,如百虫蛰。春鱼得气而动,其动极微,寒虫含气而蛰,其蛰无朕。调息者,须似绵绵密密,幽幽微微,呼则百骸万窍,气随以出,吸则百骸万窍,气随以入”。
《摄生三要》曰:“初学调息,须想其气,出从脐出,入从脐灭,调得极细。然后不用口鼻,但以脐呼吸,如在胞胎中,故曰胎息。初闭气一口,以脐呼吸,数之至八十一或一百二十,乃以口吐气出之,当令极细,以鸿毛著于口鼻之上,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度。渐习转增数之,久可至千。则老者更少,日还一日矣。”

二、气入身来谓之生,神去离形谓之死。
举凡生物,莫不有气,而命即寓于气之中,凡生物之所以有知觉、运动者,莫非气之运用也。无气则不能动,自成死物矣。凡蠢蠢者莫不含灵,灵者神也,而性即藏于神之内,无神以主,则有如木石,非死而何?故知人身之所以生者,气与神也。惟是此气与神,禀之于天,而又受天之陶铸,《阴符经》所谓天地万物之盗,及古哲云,天与之,天复取之,失其气,气尽而死也,皆指此。

三、知神气可以长生,固守虚无,以养神气。
此乃本经最要之诀。盖虚无者,即是致虚守静,更立玄牝之法。虚者虚其心,无者无其身,虚其心则神自清,无其身则气自静,能清能静,神气自养矣。然此非一赋可几者,必朝斯夕斯,动静一如,方能有成。故曰固守,言不可须臾相离,一刻怠忽也。
老子曰:“致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其复。”
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曰:“恬憺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。”

四、神行即气行,神住即气住。
此言神之与气,是一非二。无气则神无依,无神则气无主。神既为主,故神动即有气动,神不动,则气亦不动,如影之随形。经虽明言神气并举,阴阳两列,然修道之功,惟在阴阳合一,而固守虚无,即是致虚极,守静笃,又为合一之手段也。

五、若欲长生,神气相注。
神气合一而定,即是此节之旨。盖神行气行,气行精败,形因之衰矣。惟神凝气定,形随以泰,自然长生。
张三丰《道言浅说》曰:“大凡打坐,须将神抱住气,意系住息,在丹田中,宛转悠扬,聚而不散,则内脏之气与外来之气,交结于丹田。日充月盛,达乎四肢,流乎百脉,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九,旋复降下绎宫而下丹田,神气相守,息息相依,河车之路通矣。功夫到此,筑基之效,已得一半矣。”

六、心不动念,无来无去;不出不入,自然常住。
心不动念,无来无去,即是心定神凝之功。岂特无来无去,直须绝对待,离二边,空三际,如如长住,住无所住方是。心不动则气不动,故继之以不出不入,自然常住,是气无出入,息灭尽定,心气不二矣。

七、勤而行之,是真道路。
《胎息经》自始至终不离神、气二字,有神有气则相守,忘神志气则入虚,功夫由浅入深,而效验则步步不同。学者如能恪守勿失,勤而行之,则柔丹功之道尽在是矣。

中医理论:所有疾病都是由气血失调造成的,血靠气来引导和推动,因此,气是健康的关键,气通则血活,气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生理机能。启动胎息后气血则畅通,免疫力得到提高,内分泌系统、血液循环系统、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、神经系统、免疫系统等全部都得到了调整而且平衡了阴阳。流水不腐,机体会相对的在这种状态下运动,从而改善体内各种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的临床症状,而加速疾病痊愈。这就是练胎息法的最大功能和特点。
胎息,又称"脐呼吸"、"丹田呼吸”,像婴儿一样用脐呼吸。《后汉书。王真传》︰"悉能行胎息、胎食之方”。李贤注日:"习闭气而吞之,名日胎息,习嗽舌下泉而咽之,名日胎食。"胎息属道家迷踪,由于此功技术性很强,有师传授才能修炼。据说胎息功练成后"谓之大定”,可达到食气和辟谷的神奇境界。胎息是道家中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,它的发明早于内丹术,但它又是内丹术不可缺少的部分。胎息的渊源,可谓从有中华文化开始,就有了胎息的学问。而今可查的"胎息"学术创源于老子,老子就是通过胎息的方式,达到"复归于婴儿”,"复归于无极"的长生之道。
人自离开母体出生后,随着脐带的剪断,就进入了后天的气机状态,失去了与万有之源"道"的联系,切断了生命的先天能量来源,顺应着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循环流转。
人体能量可分为先天能量和后天能量两种,两者不可缺一。先天济后天,后天养先天,共同维持着生命活动的需要,这两种能量又以先天能量占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。生命的先天能量,是与生俱来的,是生命形成的瞬间就注定了的。它是一种看不见、摸不着,是无可替代的人体本有的生命活力,它就是先天元气。人所秉赋的先天生命能量是有限的,在生命过程中,处于不断地消耗之中。虽然人体出于生存本能的需要,向外摄取生命所需的营养、空气、水份以及各种药物等后天能量,但由于先天能量得不到创生,使人体生命不可逆转地向着疾病、衰老和死亡推进。一旦失去了生命的先天内在能量,任何后天的外在能量都无法延长人的生命。人只有解决先天能量的获得和创造,使有限的生命获得生命能量的新源泉,才是解决衰老、死亡的关键所在,才能实现人类"长生久视"之梦胎息。
胎息是达到天人合一最关键的一步,是修真养生的核心,是生命之"根"与万有之"源"相联系的纽带,是开启"长生久视"之门的金钥匙。

胎息的好处

一、长寿,胎息修炼到一定阶段时,只要需要能量,它就能自己启动"开关",进行"充电"。更多的时候,它是主动地为人工作,常在人们最为疲倦,最需要的情况下发挥作用。启动胎息就好像在人体内建立了新程序,生命自动按照新的程序,向健康,长寿运行。
二、女性,女性在胎息的过程中,最为明显的是面部皮肤得到改善,变得细腻、红润,面容有光泽,是一种从内而外的美。
三、男性,对于男士而言,会出现每日清晨无欲而刚的阳举,脸上皮肤变紧,红润年青。只有达到胎息,才能开发人体潜能,自我创造生命能源,支撑肉体生命常存不坏。进入胎息是通往生命至高境界的成功之路、必然之路。
四、修行,在上乘修炼中,胎息的另一个作用是"胎息养胎神”。无胎息,则阳神不得发育,更无从"出神”。

传统的胎息修炼法有很多种,最正统的修法就是由丹道入手,炼精化气,炼气化神,到了一定阶段,凡息自然停止,胎息启动。这是把后天的身体逐渐炼化,重返先天,是一种高级境界。
胎息是人类返老还童的桥梁,是中国古代修炼学中最珍贵的宝藏之一。过去知此密法者寥寥无几,上等根器能修成者一般需经过五年以上的时间,中等根器者修成者需要十几年,下等根器修成者多须三十几年的时间。千百年来,多少人想寻求胎息的快速启动之法,但都难以如愿。胎息,胎息功法怎样练,胎息法的具体修炼。

胎息口诀

序曰:在胎为婴,初生曰孩。婴儿在腹中,口含泥土,喘息不通,以脐咽气,养育形兆,故得成全,则知脐为命门。凡婴孩或有初生尚活,少顷辄不收者,但以暖水浸脐带,向腹将三五过即苏,乃知脐为命门,信然不谬。修道者,欲求胎息,先须知胎息之根源,按而行之,喘息如婴儿在腹中,故名胎息矣。乃知返本还元,却老归婴,良有由矣。绵绵不闲,胎仙之道成焉。故先序经纪体用兼明备矣。
凡欲胎息,先须於静室中,勿令人入,正身端坐,以左脚搭右脚上,解缓衣带,徐徐按捺肢节,两手握固於两腿上,即吐纳三五过,令无结滞,涤虑清闲,虚心实腹;左右徐徐摇身,令脏叶舒展,讫,还徐徐放著实;即鸣天鼓三十六过,漱满华池;然后存头戴朱雀,脚履玄武,左肩有青龙,右肩有白虎;然后想眉间一寸为明堂,却入二寸为洞房,却入三寸为丹田宫亦名泥丸宫,宫中有神人,长二寸,戴青冠,披朱褐,执绛简;次存中丹田中丹田,心也,亦名绛宫,中有神人,亦披朱褐;次存下丹田在脐下二寸半紫微宫,亦名气海也,中有神人,若随迹观相,随相强名,常河之沙,讵足以算数。夫神也,变化不测,宁岂如九品郎,执笏兢兢不出局门哉;次存五脏,从心起,遍存五脏六腑。存五脏中各出本方气,及三丹田中素云合为一气,於头后出,焕焕分光九色上腾,可长三丈余,想身在其中。此时即口鼻俱闭,心存气海中,胎气出入喘息,只在脐中。如气急,即鼻中细细放通息。候气平,还依前用心存之。以汗出为一通,亦不限过数。如体热闷,即心存气遍身出,如饭甑中气,此名满息。久久行之,入玄寂中,出妙默中,再咽洞观形中五脏六腑及大小腹,胃受一二升,如黄土色,脾长一尺二寸,在胃上,前后摩动不停,停则不和,饭食不消,如饭食不消,即是不摩矣。当须闭气,以手摩腹一百下,即自然转摩矣。次存心,心如红莲花未开下垂,长三寸,上有九窍,二窍在后,正面有黑毛,茎长二寸半;次存肺,肺似白莲花开,五叶下垂,上有白脉,膜在心上覆心;次存肝,肝在心后,七叶,紫苍色,上有黄脉,膜从左边第三下,胆在此也,其胆色青黄,长二寸半;次存肾,肾状如覆杯,黑色,却著脊,去脐三寸,上小下大,左为上,右为下。遍观一形,三十六位、乃三百六十骨节,皆有筋缠,骨青白如玉色,筋色黄白,髓若冰雪;有三百六十穴,穴穴之中皆有鲜血,如江河、池潭也。及见左脚中指第二节,是血液上源,其中涌出通流一形,一夜绕身三万六千匝,至右脚中指第二节则化尽。所以人若睡,必须侧卧拳跼,阴魄全也。亦觉,即须展两脚及两手,令气通遍浑身,阳气布也。若如此修行,即与经所言动息善时之义合矣。久久行之,口鼻俱无喘息,如婴儿在胎,以脐通气,故谓之胎息矣。绵绵不间。经三十年,以绳勒项,不令通气,亦不喘息。喘息常在脐中,水底坐经得十日、五日亦可矣。以独行此事,功效如前。若觅得真,更须修道。

更多>相关培训
科学未解之谜“元气”,修炼方法 太上老君养生诀,保全真性,延年益寿 辟谷术之服气诀原文和释义 仙家秘传“五禽戏”气血运行,经络畅通,意守丹田,静极生动 太上老君服气诀 《道德经》全文及译文 道家引导术(入门七式)、练气、冥想修行方法 道家导引术十五式:一种可以带动全身气血循环的养生功法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